貴州鳳岡黨灣村:扶貧又勵志 不再“等靠要”_中國扶貧在一包養心得線_國家扶貧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83669bed7ed4.49970269.

  黨灣村劉家寨村民劉宗坤在養蜂基地查看蜂箱情況。

  黨灣村后壩幼兒園包養網車馬費的孩子們在上課。

集團化幫扶 增收包養有路徑

第一次見到安雨敏是5月4日,這是個時尚、漂包養網亮、親包養網切的女孩,站在蔬菜合作社包養大門口,微笑著接待前來參觀的人。安雨敏大學畢業后留在包養網貴陽工包養作,2包養故事015年回鄉探親,看到家鄉依然落后,包養網便決定回鄉創業。她說:“我希望通過帶領大家種植蔬菜增收致富。”

村委會非常支持安雨敏創業。黨灣村村主任杜兆剛介紹,村里采取“黨建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的模式,于2016年組建了安氏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,雙方商定村委會占3%的股份。縣委組織部提供了4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入股資金,市發改委提供了15萬元用于蔬菜大棚建設,省專項扶貧資金撥付30萬元作為村級集包養網VIP體經濟資金入股合作社。

杜兆剛算了一筆賬:2包養金額016年,合作社實現總收入112萬元,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增收2.8萬元,10戶合作社社員平均每戶增收1.5萬元以上。在合作社打工的貧困戶僅種辣椒一項,每包養感情人每天就可實現收入70元至8包養0元,包養網從而確保脫貧不返貧。

包養網dcard

杜兆剛說,要把扶貧“輸血”的能量轉化為甜心花園村民自身的“造血”功能,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是有效途徑。

2016年,黨灣村依靠自身發展優勢,發展以蜜柚、梨、李子、葡萄、枇杷為主的“甜五味”重點水果種植,以羊、牛等家畜為主的“肉四味”重點品種包養留言板養殖。目前,全村種植“甜五味”、養殖“肉四味”的農戶年均包養收入可達9000多元,這兩項產業已經成為黨灣村貧困戶的重要收入來源。

土地流轉、規模經營、園區就業……新的產業模式在各村發展壯大,成為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“助推器”。

黨灣村黨總支書記練世暉說,“集團化幫扶是黨灣包養甜心網的特色”。2016年,鳳岡縣委組織部把黨灣村作為集團化幫扶試點村,協調貴包養網評價州省監包養網獄管理局、包養遵義市發改委、縣委組織部等單位對黨灣包養網推薦村進行幫扶,形成“包養條件包養價格沙成塔”的效應。

記者看到,在黨灣村村委會會議室的墻上,貼滿了區域貧困點、貧困戶照片,家庭人員構成、家庭收入、致貧原因、脫貧辦法等一目了然。黨灣村駐村干部解吉權介紹,這些貧困戶是駐村干部挨家挨戶算賬“算”出來的,包養故事這樣才能把“一村一策”“一戶一策”措施落實到戶到人。

解吉權說,駐村工作組提出了“一水、二路、三居、四業、五配套”的扶貧包養網車馬費路徑。短短1包養留言板年時間,修建了幸福苑(含廣包養網評價場)、后壩廣場、深溪廣場,并安裝了路包養網dcard燈,修建人畜飲水工程4處,安裝水管130戶共18公里。村里還修建了大屋包養基連心橋,硬化貧困戶包養網院壩65戶,共1950平方米,改造房屋72棟。

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